当前时段将指示当前的温度控制模式。
降温温度计算值是控制系统试图通过使用通风窗和降温阶段来维持的温度。 该值基于为此特定时段设置的降温温度以及该时刻发生的任何调整。 通常,控制系统将打开降温以将温度保持在计算出的降温温度。
测得的降温温度通常是温室中的测得温度。 如果温室中有多个温度传感器,这可能是测量值之一,或者可能是各种传感器的最高,最低或平均读数。 这是在温度配置部分中设置的。
降温状态提供有关降温的更多信息:
无降温-目前无需降温
降温-控制系统正在控制设备来给温室降温。
最大降温-当前允许运行的所有降温阶段均在运行,并且通风窗已打开至允许的最大程度。
模式2未降温-通风系统处于模式2,但此时不需要任何设备进行降温
降温模式2-通风系统处于模式2,并且控制设备以给温室降温。
模式2最大降温-通风系统处于模式2,所有允许运行的降温阶段目前正在运行,并且通风窗已尽可能打开
当前的降温需求可以在0.0%到100.0%之间。 但是,它将仅计算出所需量,以使通风窗打开。 如果通风窗被降雨限制,则降温需求也会受到限制。 一旦停止下雨并释放通风窗,它们将不会一步完全打开,但会缓慢响应,因为PID允许降温百分比上升。
通风窗计算位置显示控制系统希望通风窗位于的位置。 计算的位置将在每分钟之间变化。 当计算出的位置与实际位置相差超过死区时,通风窗将移动。
实际通风位置显示通风窗的物理位置。 这些给出的位置都是打开百分比。 如果通风窗位置传感器未连接到通风窗,该值将显示控制系统期望通风窗的位置。
通风类型说明通风口的位置信息:
屋顶通风 – 通风口位于温室的屋顶
侧窗 – 通风口位于温室的风墙
下层侧窗 – 通风口位于温室的风墙下壁
迎风面顶窗 – 通风口位于温室的屋顶,无论风来自哪个方向,都将作为迎风侧。
背风面顶窗 – 通风口位于温室的屋顶,无论风来自哪个方向,都将作为背风侧。
迎风面侧窗 – 通风口位于温室的风墙,无论风来自哪个方向,都将作为迎风侧。
背风面侧窗 – 通风口位于温室的风墙,无论风来自哪个方向,都将作为背风侧。
无风面侧窗 – 通风口位于温室的风墙,无论风来自哪个方向,都将作为无风侧。
迎风面侧窗下层 – 通风口位于温室的风墙,无论风来自哪个方向,都将作为迎风侧。
背风面侧窗下层 – 通风口位于温室的风墙,无论风来自哪个方向,都将作为背风侧。
无风面侧窗下层 – 通风口位于温室的风墙,无论风来自哪个方向,都将作为无风侧。
不定向 – 该通风口将作为一个不定向通风口。
通风方向说明目前控制通风口的方式。选项包括:
背风面 - 该通风口位于温室的屋顶或风墙,面朝风的方向。
迎风面 - 该通风口位于温室的屋顶或风墙,没有面朝风的方向。
无风面 - 该通风口位于温室的风墙,与当前风向平行。
不定向 - 无论风向如何,该通风口配置为以相同的方式运行。
通风状况将指示为什么通风窗处于其位置:
未通风 - 没有通风需求因而窗子关闭。
通风 - 通风窗部分打开来通风。
除湿位置 -由于除湿周期,通风已打开到除湿位置
用户强制最小-排气窗位于用户强制所设置的最小位置
最小位置-在此期间,通风窗打开至最小位置
模式 1 最小位置-降温系统处于模式1,并且通风窗打开至模式1的最低位置
模式 2 最小位置-降温系统处于模式2,并且通风窗打开至模式2的最低位置
模式 1 最大位置-降温系统处于模式1,并且通风窗打开至模式1的最大位置
模式 2 最大位置-降温系统处于模式2,并且通风窗打开至模式2的最大位置
最大位置-该时段的通风窗处于最大位置
用户强制最大-排气窗位于用户强制所设置的最大位置
高风速最大位置-由于高风速,通风窗处于允许的最大位置
下雨时最大开启位置-下雨时通风窗处于允许的最大位置
霜冻位置-通风窗由于结霜而关闭,或者在结霜不再存在后开始打开
同步通风窗-通风窗已被驱动关闭以使其位置同步
迷雾位置-由于最近的迷雾循环,通风窗无法关闭
手动强制-通风窗被强制
计算降温效果显示了控制系统需要多少通风窗的总降温效果。 如果将通风窗设置为线性控制,则降温效果将与位置相同。 如果在配置部分中将通风窗设置为进行非线性控制,则通风窗的降温效果可能与通风窗位置不同。 实际降温效果显示通风窗实际发生了多少降温效果。